刑事辩护律师 杨星火1975年工作笔记22 时间:1975年10月26日地点:昌龙连队内容:采访昌龙民兵连及军民联防整理:刘光福、雪松 一、昌龙民兵连情况 昌龙乡成立于1960年,隶属岗巴县。1970年由乡改为人民公社。昌龙人民公社距岗巴县县城25公里,面积700多平方公里,人口1000多。公社辖扎西岗、林嘎、铁布贡、乃加、普村、亚欧、雪不让等7个生产队(林嘎村驻地是岗巴县海拔最低点,约4400米)。公社以半农半牧为主,农业以种植青稞、油菜、豌豆等为主;牧业以养殖绵羊、山羊、牦牛等为主。 民兵连长洛琼:我们昌龙民兵连,去年(1974年)共75人,我任连長(岗巴县革命委员会成員);副连長:扎西多布吉;指导員:格热;副指导員:多布吉。一排長:塔琼;二排長:才旺;三排長:边多。 我们民兵连装备有五三式冲锋枪2支,装备给连長、副连长各1支,子弹各150发。五三式步枪24支,每支枪配发子弹20发。 火枪23支,每支有火药10响。其余32人分别配大刀一把。还有14匹馬,准备由连長、副连长带领指挥持枪民兵实施追踪敌人、搞训练时用。 倉库储存:火药200响,担架10副,藏式鞋子80双,毛线袜子30双,绳子100根,干粮7天。 放牦牛时,五至七个民兵为一组,分布在三个山口。假设遇着印军,三个人监视,二人赶羊,二人报信。 今年(1975年)八月份十天内向连队报告四次情况: 第一次:在一山口发現48个印军在山顶修工事,有两个印军拿着望远镜观察中国境內。 第二次:在同一山口,四个印军有两个印军越境约300公尺观察。 第三次:在同一山口,七个印军带着军犬跨着望远镜,在国境线上走了三圈。 第四次:八月十九日,印度一架飞机越境,把老百姓都吓哭了。 民兵一个月训练三天,主要是刺杀、投弹、射击、班进攻、打空降兵、打坦克。连队派副连长、藏族干部和战士作指导,帮助训练,提高民兵军亊技能和射击技术。 联络信号一是电筒:他们按三長光线,我们回两短光线;二是拍手掌:他们拍两掌声,我们回拍三掌声。平时做好“全民皆兵”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军民联防工作情况 多布吉﹙治保主任﹚:我们公社每半月召开一次军民联防会议,邀请连队边贵副连长、次仁﹙机枪班战士﹚、久吉﹙三班战士﹚等人参加,专题研究军民联防。发扬军民联防队的优良传统,如:1969年联防队去抓叛匪途中,要过一道冰河,民兵把战士背过河去,把马匹让给战士骑。1971年,民兵副连长扎西多本的住房倒塌了,阿妈和孩子压在屋里,是连队战士跑去把阿妈和孩子救出来的。后来连队抽出战士帮助扎西多本盖起了住房,救济了粮食。 今年(1975年)7月,从甲午拉山来了六个尼泊尔商人交换物资,这六个商人中,其中有一个大学生,一月拿150元(折合人民币150元)。他们以布料、斑丹(即围裙)、礼帽、波勘帽、花线装饰品、菩萨、经书等物资,主要交换:食盐、羊皮、羊毛、稣油等物资。他们住在雅乌队南边空房屋里,有个尼商来找扎良边巴,问干部住哪里?民兵就去监视。公社社员要与资本主义国家商人划淸界限,不靠外商吃饭,靠人民公社吃饭,不要受物資拉拢腐蚀,有人半夜去推区委书记的门,了解干部情况,干部要提高警惕。 扎西多布吉(民兵副连長):今年﹙1975年﹚8月29日,雅乌队次仁、边巴、益西巴桑到昆巴強打柴禾,发現四条狗,从江工热拉至多当強多的草垻上跑来,是印军的金丝狗。多当強多山上有很多山洞,洞里面可住十多个人,狗爬上洞口去闻、望着洞内叫唤。九月七日,次仁他们来汇报。九月十三日,组织两个班上去搜索,沒有发現异常情况。 九月初,我们组织10名武装民兵,与连队战士一道去拉多拉山口巡逻(拉多拉山口海拔5110米)。听見印军唤狗,因山上雾大,看不见人和狗。我们民兵也上去了,进入阵地,帮助战士扛轻机枪,弹药箱上阵地。印军在山顶国境线上用石头堆起了两个大石堆,弄了个简易工事,我与民兵一起将石堆推倒了,离国境线大约1300米左右有电线杆,因雾大沒有观察到其它建筑物和其它情况。 格热﹙民兵连指导員﹚:今年8月6日,林嘎卓玛央金偷了她女儿保管的生产队的钱200多元,傍晚时跑出了家门。她女儿向生产队长作了汇报,大胆揭发她母亲的不良行为。我组织民兵一个班骑马直奔山口堵住外逃路线,一个班的人員去追。天亮时,追到一座山上,民兵久阿在一个石缝中把她抓出来,押回生产队。卓玛央金的女儿在(1975年)8月底被选送到中央民族学院读书。 雪布(党支部书记):解放前我到处流浪要饭,被农奴主的狗追咬过,到外国去讨过饭,外国不好,沒有中国好,我还是回中国来了。我刚回来也是流离失所,沒有房屋住。后来连队干部战士打土坯砖,扛木料为我盖起了住房,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后来我与娜吉结了婚,生儿育女。我们很感谢金珠玛米!阿家拉给连队送蘇油茶、青稞酒,连队翻地播种青稞、收割青稞季节,她都要去问寒问暖。连队晒青稞,因军训忙,娜吉一天要帮助连队翻晒青稞三次。我每月要到连队去两三次,征求意见。 巴桑(党员,三连战士):过去连队每周都专门用半天时间集中藏族战士学习边防政策和少数民族政策。有针对性地进行西藏历史、旧西藏与新西藏对比教育,为下乡宣传政策,征求群众意見奠定良好基础。我和罗庆堂参加各队整顿,利用这种有利时机,向群众进行民族政策和加強军民团结的广范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哓晓,人人皆知。现在连队藏(汉)族战士关係密切,亲如兄弟一般。现在连队做到了“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藏、汉干部战士团结,蔚然成风。 根据我连常年巡逻的六个主要山口边境线长的特点、驻地与公社所在地不同于其他连队的特点,连队注重培养藏族战士,尊重和照顾他们的生活习慣,关心他们的政治进步,包括其他少数民族战士,注意培养少数民族战士骨干。为促进连队与驻地少数民族的团结,连队指派我与巴桑(党员)一道前往雪不让、林嘎、扎西岗等生产队参与学理论宣传。 1.宣传农牧业学习大寨经验,农业学大寨县是全党的战斗任务,主要的问题是教育农(牧)民正确树立无产阶级政治掛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2.学習大寨典型经验,正确树立农(牧)民集体观念,批判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爱国家,爱集体,为普及大寨县而努力奋斗。 3.大力宣传发展社队企业,帮助穷队,促进公社发展,推动社队企业发展,为农业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 4.组织民兵学习30号文件,讲了五个战例,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教育民兵爱护手中武器,要象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枪杆子来得不容易。还要送给他们擦枪油,擦枪布。做好民兵对敌斗争和阶级斗争教育,军民共同守好祖国边疆。 边贵﹙藏族,副连长﹚:我主要負责群众联系工作,与昌龙公社干部、群众接触较多。连队烧柴全靠老百姓送来。老百姓打柴也不容易,外出去高山打柴,要在打柴的地方住一晚上,第二天才能赶着牦牛、毛驴驮着柴送到连队来。去年冬天,连队抽出30人帮助群众修大寨田,修水渠共计10天,300人次;今年春耕春播时,帮助林嘎村、雪不让村、扎西岗村送肥、播种15天,570人次;今年秋收时抽出26人,帮助三个村收割青稞10天,260人次。连队为驻地群众积极努力做好拥政爱民工作。群众自觉为连队做好亊,1974年11月,连队拉练途中,三班战士杨忠炳突然生病走不动,群众主动牵来一头毛驴,把他送回连队。 党支部在军民联防工作方面,历来比较重视,从小事做起,比如不与民争水淹菜淹青稞,宁愿自己少放两次水;不准战士到群众地里割猪草。经常深入村庄佂求辟众意見。群众反应连队喂的狗多了,群众送柴禾来怕狗咬。连队就采取了措施,消灭了十一只狗,还留了两只狗。 “八.一”建军节、元旦节我们都要分析军民联防情况。我连多次被上级评为“军民联防先进单位”。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杨星火:四川省威远县人。1925年生。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随十八军进藏。曾参加修筑川藏公路、平息西藏叛乱和民主改革、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边防建设等。在西藏工作20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军旅诗人。 作者:杨星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