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作者:拉上窗帘 近期又有消息说有人在推动国际民航组织(ICAO)考虑“单一飞行员规范”,也就是在民航客机的驾驶舱里,只保留机长,不再搞一位副驾驶陪他。 图:独自在驾驶舱网络图片 飞机当然可以由一个人驾驶,很多小飞机都这样,甚至有些运动飞机根本只有一个座位。 但民航客机直到现在也都还是双人制驾驶舱,机长在左边,副驾驶在右边,配合操作。 配合操作的原因,是因为起飞和降落的时候,需要由一个人盯着仪表,一个人向外瞭望。 飞机的速度很快,看一眼读数再看一眼外头判断在不在跑道上,是要坏菜的。 图:客机开始有HUD网络图片 但现在飞机开始加装HUD设备,例如波音787和空客A350等。 这是一种原先只在战斗机上使用的装置,它将仪表读数投影在飞行员面前,使得不必低头也能看到重要数值。 于是,副驾驶的作用开始减退了…… 巡航阶段飞行员的任务很少,两名飞行员确实有点浪费。 飞行员的薪水都非常高,对航空公司来说是巨大的开支。 减少飞行员对航空公司、厂家和乘客来说都意义重大,比如空客公司A300客机的成功,就是因为将机组从3名减到了2名。 从那时起机票变得便宜,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周游世界。 图:A300是划时代的客机摄:拉上窗帘 但“单飞行员”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最重要的是“丧失能力”时如何处理? 如果这么一位飞行员先生突发疾病,整架飞机的乘客还要不要? 飞行员因病昏迷的事情历史上有过不止一次,几乎每次都是由另一位飞行员操纵,至今还未酿成过大祸。 还有睡觉和上厕所的问题。 但这个问题被很多人否定,打小盹可以,睡觉不行,长途飞行该双班就双班。 至于上厕所,人固然有三急,但比起性命来说不算啥。 反正你不能在马上就接地时候,还非要到茅厕里去拉上一泡。 图:波音737也是双人制机组摄:拉上窗帘 民航的安全问题最重要,如果飞行员自寻短见怎么办呢? 有人说这是个无效问题,因为现在有副驾驶在,也一样拦不住机长自寻短见。 虽说旁边坐个大活人,有可能增大自寻短见的难度;但多个副驾驶陪葬,客观上说也扩大了损失。 基于当前的双人制,许多安全规则都涉及“交叉检查”。 只剩下一名飞行员时,谁来保证他每次都遵章守纪不出错呢? 这确实是个问题,也许只有靠道德品质来背书。 不过鼓励单人制的人说双人制也未必全是好处,许多空难是因为副驾驶出错导致的。 比如大韩航空摔在上海莘庄那次,就是副驾驶错误地将我国的“米”理解为了“英尺”——要是没他,兴许还不会出事呢。 图:副驾有时候也捅娄子网络图片 但一名飞行员在应付紧急情况时,确实不见得精力够用。 飞行规则浩如烟海,出现状况时经常需要一人控制,另一人“翻书”。 连飞友都知道,谁翻书翻得快,谁活下来的机率就比较高。 如何以电子手段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是“单人制”的关键。 人类的科技总是在进步。 从最初一群人操控飞机,到现在两个人,所以未来“单人制”是历史趋势;甚至自动飞行,或由地面控制,都符合历史潮流。 但不少飞行员更担心的是,没有人聊天的话,独坐四五个小时或更长,心理障碍比技术障碍可能更加难以克服。 图:孤独比技术更恐怖网络图片 现代化飞机从技术上已经可以完全自主飞行,包括自主降落。 在HUD出现的时候,曾有人预测说单人制机组会在2035年前变成现实,它也许会在某些国家的短途航线上率先试用,比如英国美国这些锐意进取且飞行员严重短缺的国家。 我国乘客应该不必担心。 因为我国特别注重民航安全,成本与安全相比并不重要。 因此估计至少在40年之内,我国还依然都会是当前的模样。 ![]() |